优美的九游网站登录生态环境是武隆发展的优势资源 图片来源:武隆数字报
柿树成了九游登录页面文复乡村民的“摇钱树”图片来源:武隆数字报
推广种植技术助农增收 图片来源:武隆数字报
“荒山”变“金山” 图片来源:武隆数字报
烈女岩 图片来源:武隆数字报
生态是武隆发展的基础。武隆县按照生态环境更加优良、生态建设更加完备、生态保护更加严格、生态制度更加完善、生态文化更加普及、生态产业更加发达这“六个更加”的要求,以“蓝天、碧水、绿地、宁静、田园”为主题的环保“五大行动”为抓手,正加快生态文明示范区县建设进程。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蓝天白云、青山绿水是长远发展的最大本钱,良好的生态环境本身就是生产力,也是一个地区的核心竞争力。”市委书记孙政才也提出“生态涵养发展区和生态保护发展区的核心任务是发展。”近年来,武隆县按照市委提出的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,坚持“绿色崛起富民强县”战略,围绕“五大行动”和“六个更加”,全面推动绿色发展、特色发展、可持续发展,加快打造“国际知名旅游胜地、生态工业经济强县、生态文明示范区县、山水园林旅游新城”。
武隆地处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,围绕保障三峡库区生态安全和改善城乡生态环境质量,落实了九游平台精彩一系列保护、修复和优化生态环境的重大举措,重点实施了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和建设、生物多样性保护、统筹城乡生态保护与建设、生态示范创建、生态人居优化、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的生态维护、生态监管能力建设等一系列工程。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,生态退化趋势逐步得到遏制,生态保护与建设迅猛推进,生态环境质量稳步优化提升。
提质增量让“山更绿”
数据显示,武隆现有林地面积已经达到330万亩、森林覆盖率达61.九游登录网址8%,在全市名列前茅。
2012—2016年,全县共投入财政性资金1.47亿元完成造林任务46.3万亩,其中完成人工造林36.5万亩,封山育林9.8万亩,国土绿化水平不断提升。同时,高标准完成了“印象武隆”景区、天生三桥、下石院天坑、武仙路沿线等重要旅游节点的绿化升级改造,完成白马山万亩杜鹃花海景观打造年度任务,成功创建市级森林城市和市级山水园林城市。
“为打造更优的生态环境,我九游官网链接们必须把‘山更绿’摆在首要位置。”县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计划到2020年,全县森林覆盖率力争达到65%以上。
目标已定,如何将其变为现实,考验着林业管理部门的智慧?
“今后我们将在‘质’上做文章,将绿化荒山、改造低效林、抚育中幼林等列为重点,进一步提高森林质量。”该负责人表示,2016年4月,仙女山森林公园启动了林相改造试验。据了解,仙女山森林公园的植被主要为上世纪末营造的,林相单一,抗害能力差。为进一步提升公园的生态效益、景观效益,该区域正引种栽植樱花、白玉兰等26个高山树种,并将在试验成功后大面积更换老化的杉木纯林,从而彻底改善仙女山现有林相景观。此举将进一步改善全县生态环境,给广大游客观光、度假、休闲带来更加舒适的享受。
优良的生态环境是全县发展的本钱和基础,近年来,全县重点突出“森林旅游、特色林果、生态竹笋、地道药材”四大抓手,着力发展林业产业。鸭江翠冠梨、火炉脆桃、文复甜柿、桐梓金银花等一批特色产业基地渐成规模,武隆猪腰枣荣获2012中国枣产业展销会金奖,仙女山森林公园荣获“中国最具影响力森林公园”称号,成为全市唯一获此殊荣的森林公园。2016年,全县实现林业综合产值18亿元,中药材基地在地面积达10万亩,特色林果基地17万亩,笋竹基地10万亩。林业产业的健康发展,在提升全县绿地面积的同时又推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。
“就今天一天,我就卖出了一千件梨。”在第四届鸭江梨果节上,梨农纪小琼笑开了花,她家种了一千多亩梨,如今早已不愁销路。
综合治理让“水更清”
水,生命之源。我县境内有大小河流50多条,是全市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县之一。随着全县旅游业的蓬勃发展,经济总量的不断提升,县域水资源健康面临着巨大挑战。
为了维护良好水质、改善污染水体、保障三峡库区水环境安全,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环境问题和保障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,武隆县坚持应急防控与长效管理并举、控源截污与生态建设并重。强化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,确保人民饮用水安全。加大次级河流综合整治力度,规划先行,高起点谋划水污染防治工作,积极推进6个新增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标识标牌建设。目前,全县34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达标率为100%。
除了饮用水源的安全保障,污水处理也是影响全县水资源优劣的重要因素。为此,全县积极推动各级污水处理项目,目前,全县已建成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共35个(镇级污水处理厂4个,乡级污水处理厂14个,人口聚集区污水处理项目7个;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17个),在建镇级污水处理项目4个,将于明年投入使用。在土坎镇关滩村,县城污水处理厂迁建工程也进入紧张的施工阶段,该项目建成后可满足县城、仙女山旅游度假区、搬迁后的羊角场镇片区及土坎片区生活污水处理需要。
提及污水处理对人居环境的改善,白马镇六方坪社区的老居民老刘的体会颇深。石梁河横穿白马镇场镇而过,河道两边均有住户,在过去,居民的生活污水几乎都是直接排进河里,河水终年污浊不堪,走在河边都是臭气熏天。政府协调建成污水处理厂之后,居民生活用水不再直接排进河了,石梁河的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。“闲时望望窗外,河水清澈,再也不是曾经的臭水沟啦,如今咱也算是住了个‘临江房’。”老刘笑呵呵道。
全民参与让“环境更优美”
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,不仅是环保部门的职责所在,它也涉及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,是社会各方通力协作的成果。在武隆,每个部门及乡镇,每个企业和个人,都倾情投入到环境保护的行动中,在不同的岗位和领域,为提升全县生态环境质量贡献着自己的力量。
按照城市规划“五线”,县城乡建委修编了《城乡建设总体规划》,加强了交通、绿地、历史建筑、水体和生态环境等公共资源保护,以准确的区域功能定位和科学的规划,努力形成资源、环境、城乡、经济相协调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。“我们十分重视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农村风貌改造。”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,农村的环境改善不仅仅是基础设施的改善,在未来,将更加注重提升群众的生活环境舒适感,这也迎合了乡村旅游发展的需求。
武隆县交委设立了环境噪音、黄标车等污染专项检查站,着力解决道路扬尘、汽车尾气等影响空气质量的不利因素以及噪声对居民生活的影响。今年,1至10月,全县共淘汰黄标车107台、老旧车168台。
每年,全县各单位、社区都会组织近万名环保志愿者到乌江开展“母亲河”清理活动,他们用实际行动唤起公众的环保意识,共同保护乌江两岸生态环境。“我从小生活在乌江边上,它是我们的母亲河,每个人都有义务保护她,爱护她。”市民卢雨田告诉记者,每个人都应该从点滴做起、从自身做起,爱护大家的生命河、母亲河、形象河,让她更清澈,环境更美好,以实际行动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的创建添砖加瓦。
不仅如此,全县还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宣传“进社区、进家庭、进机关、进工地、进学校、进商场、进企业、进酒店、进医院、进交通”“十进”活动,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。大力开展绿色企业、绿色社区、绿色学校、绿色医院、绿色商场、绿色酒店、绿色家庭等绿色创建活动,深入开展生态村、生态乡镇、生态县等生态创建活动。通过举办知识讲座、召开座谈会、发放宣传品等形式,全方位、多渠道宣传环境保护知识,增强广大群众的生态文明意识。
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,全县牢固树立“爱护武隆的一山一石、一草一木、一鸟一兽和江河溪流”“坚持在保护中开发、在开发中保护”“武隆发展工业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”等理念,既守住生态底线,又释放发展能量,社会各界通力协作,势必将武隆建设成为宜业宜居宜游的梦想家园。(李柏翠 武隆数字报)
本文由xiaohua于2025-09-20发表在九游官网首页 - 九游 (9game)官方网站,如有疑问,请联系我们。
本文链接:https://k-app-9ysports.com/2025/09/111.html
发表评论